新闻资讯

产业新闻
主页 > 新闻资讯 > 产业新闻 >

“中国干扰素之父”撒豆成兵 一天能生产3万只

发布时间:2003-05-10 16:26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打印
14.9K
近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侯云德因一些装在小玻璃瓶里的透明液体而名声大噪。因为这些干扰素技术的开发都来自于侯云德,而国内众多干扰素生产企业都受让和采用了他的技术。
 
4月24日,第一个预防非典的药物α2b干扰素通过“绿色通道”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紧跟着,4月29日,第二个ω干扰素也进入了临床实验。开发这些干扰素技术的抗非典战将侯云德在商业领域的撒豆成兵战术,同其干扰素技术研究一样成功。这些技术的转让,最终培植起多个国内重要的生物技术公司,它们在这次抗非典战役中声名赫赫: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海王生物下属的英特龙生物技术公司、三元基因工程公司等。  
 
深圳英特龙的α2b生产技术即是侯云德发明的,深圳科兴的α1b生产技术也是侯云德研制出的,三元基因主要产品运德素为侯云德研制的α1b干扰素。依靠侯云德研究的干扰素技术生产产品的还有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连国际(000881)。  
 
多家药厂董事长  
 
随着抗击非典的战役向纵深发展,侯云德在这些生物公司中的地位也发生着变化,侯原来是三元基因的董事长,现在则是“名誉董事长”。  
 
在媒体传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α2b干扰素喷雾剂进入预防非典药物的临床实验后,多家企业纷纷行动,明里暗里地表明自己的α2b干扰素进入了临床。4月29日,国家有关部门澄清进入临床的只有北京远策药业有限公司一家,并对中新药业(600329)控股的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进行的虚假宣传进行了查处。而据了解,北京远策药业为双鹤药业(600062)参股公司,远策董事长正是侯云德。  
 
一天能生产3万只  
侯云德透露,远策的α2b临床前实验自去年非典病毒在广东出现后不久就开始了,一直进行到现在,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不过,进入绿色通道获得临床实验证书的时间非常短,不过一个星期左右。  
 
对于自己的产品进入临床后,最快多久可以面市这一问题,侯拒绝预测。他只表示他的产品将很容易满足临床实验的需求。“两期临床大概需要6万只干扰素,我们一天就能生产3万只,其实几天就可以全部生产出来。”据财经时报  
 
关键词  
干扰素  
 
发现于1957年的干扰素是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1989年,中国批准国产重组人干扰素α1b,这是中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一类新药。α1b、α2a、α2b、γ等亚型的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皆出自侯云德之手。